坛上,而蜀王则被锁在阴阳井中。如今二人“安然无恙”地回到长安,其中必有蹊跷。
“还有一事......”王铁柱欲言又止,“魏王府近日闭门谢客,据说魏王殿下染了风寒。”
李炫眼中精光一闪。魏王李泰,这个在杨炎尸体上发现的线索,如今突然“染病”,未免太过巧合。
“知道了。你去准备些补品,明日我要去拜访几位大人。”
待王铁柱退下,李炫从怀中取出那枚从杨炎身上找到的金扣。铜制纽扣不过拇指大小,上面阴刻的“泰”字却清晰可辨。他轻轻摩挲着这个小小的证物,思绪回到骊山石殿中看到的那些壁画和密信。
“魏王......”李炫喃喃自语,“若真是你所为,动机何在?”
按照常理,魏王李泰乃长孙皇后所出,与太子李承乾一母同胞,素来兄弟情深。且魏王以文采闻名,在朝中素有贤名,从未表现出对储位的野心。这样一个人,为何要勾结影宗,策划如此惊天阴谋?
李炫起身走到书架前,从暗格中取出一个锦囊。倒出里面的物件——半块玉玺碎片、青铜令牌、烧毁的信笺残片,以及几张他凭记忆临摹的壁画图案。这些零散的线索如同散落的拼图,等待被重新组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对......”李炫突然皱眉,“若魏王真是主谋,为何要在杨炎身上留下如此明显的证据?”
他拿起那枚金扣仔细端详,忽然发现边缘有一道细微的划痕——这分明是被人故意做旧的痕迹!真正的亲王用物,怎会有这等粗劣的仿制痕迹?
“栽赃!”李炫恍然大悟,“有人故意要引我怀疑魏王!”
这个发现让他背后渗出冷汗。若真有人处心积虑要嫁祸魏王,那么真正的幕后黑手必然隐藏得更深,而且对朝中局势了如指掌。
李炫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几个关键人名:太子、蜀王、魏王、长孙无忌、侯君集、杨炎......思索片刻后,他又添上了“袁天罡”和“青阳子”。
“太子被前太子魂魄附体,但骊山石殿中的太子又是何人?蜀王被剜去龙形胎记,如今回宫的又是真是假?”李炫在“太子”和“蜀王”旁各画了一个问号。
他的目光移到“魏王”上,又缓缓摇头。太明显的线索往往是最拙劣的陷阱。那么,谁会是真正的受益者?
“长孙无忌?”李炫笔尖一顿。作为国舅,长孙无忌在朝中权势滔天,若皇帝和太子同时出事,他确实有机会左右朝局。但动机呢?长孙家与皇室休戚与共,颠覆李唐江山对他有何好处?
笔尖移到“侯君集”和“杨炎”上,又缓缓划去。这两人已经伏诛,影宗势力也被连根拔起。那么......
“袁天罡?”李炫眉头紧锁。这位太史令行踪诡秘,知晓太多隐秘。但他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更不惜燃魂封印九幽通道,怎么看都不像幕后黑手。
最后是“青阳子”。李炫笔尖悬在这个名字上方,迟迟未能落下。这位神秘道人救他性命,最终为封印九幽通道而魂飞魄散。若连这样的人都要怀疑,那这世上还有谁可信?
“不对,一定漏了什么......”李炫揉了揉太阳穴,忽然想起石殿暗室中那枚莲花托月的令牌。
“新月教!”他猛地坐直身体,“柳三娘投靠的新势力!”
喜欢推背镇守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