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00小说网 > 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 > 第218章 杞人忧天

第218章 杞人忧天

春日

翊京

王镜展开陈登的奏折,细细读完后,眉头微蹙。`看_书`屋· ¨更!新*最?快-

陈登的字迹一如既往地工整俊秀,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忧思却让人心头一紧。

“臣观黄河水势渐急,河滩龟裂如蛛网,夜闻水声如雷,此乃百年不遇之凶兆……”

“恐有黄河水患……”她低声喃喃,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侍立在一旁的侍女见她神色凝重,不敢出声,只悄悄添了新茶。茶香氤氲,王镜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思绪不由飘向远方。她仿佛看见陈登顶着烈日巡视堤坝,看见他在烛火下彻夜核算账册,看见他面对贪官时眼中的冷冽清光……

陈登所提的水灾隐患,绝非杞人忧天,而是在多年治水经验之上的精准判断。黄河为天下巨川,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千里沃野将尽成泽国,百姓流离失所,朝廷需耗巨资赈灾,更易失民心。

她当即召集荀彧、荀攸、郭嘉等重臣商议。

不多时,三位谋士相继入殿。荀彧走在最前,见王镜神色凝重,不由放轻了脚步。郭嘉依旧一副慵懒模样,但眸光微闪,显然己经猜到了几分。

王镜将奏折递给荀彧:“你们看看。”

荀彧接过,快速浏览后,脸色渐渐严肃。他抬头时,正对上王镜探寻的目光。

荀彧沉吟道:“主公,陈元龙所虑极是。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汴渠、筑千里长堤,保黄河安澜多年,但……”

“但什么?”

“但如垂暮老人,看似硬朗,实则隐患暗藏。”郭嘉突然插话,唇角微勾,“这些年战乱频仍,谁还顾得上修堤治水?百姓为了活命,把能开垦的地都种了,黄河两岸的树木都快被砍光了。”

事实比郭嘉所言更为严重。

自桓灵二帝以来,朝堂争斗不断,战乱频繁,水利荒废,堤坝年久失修,隐患重重。?鸿¢特¨小′说·网- .首′发,

加上百姓为求耕地,在河岸过度开垦,植被变得稀疏如癞痢头,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泥沙俱下,在地势低缓处淤积,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最为严重,河床不断抬高,甚至高出地面,己成悬河之势。若不早做防备,恐有大患。

王镜眸光一沉,她的目光投向一首沉默着的荀攸。

“公达,你怎么看?”

荀攸上前一步,一字一顿道:“臣以为,黄河水患一旦爆发,百姓遭殃,朝廷亦要疲于应对。不如趁春日水势尚缓,及早修缮堤防,疏浚河道,防患于未然……”

王镜微微一笑:“准。”

“立即从国库拨款,调集三万民夫、五千匠人,着徐州刺史陈登全权负责河工事宜,各州县必须全力配合。”

众人领命而去。在此后的商议之中,王镜拍板决定,又采取了诸多预防措施。

选派干练官员,沿黄河两岸巡查,检查堤坝是否有裂缝、渗漏等隐患,及时修补。

命征调来的民夫、匠人,对险工险段紧急加固,加高加厚堤坝,防止决口。

清理河道淤泥,拓宽狭窄河段,让水流更畅通,减少洪水壅塞。

在关键河段开挖减河、月堤,将洪水引入荒滩,减轻主河道压力。

命各州县仓库储备麻袋、木料、绳索、船只等,一旦险情发生,可迅速调运抢险。

沿河设立哨站,日夜监视水情,发现异常立刻上报。

至于那些常年遭灾的地区,将那里的百姓迁至安全地带,由官府出资建屋分田,百姓虽故土难离,却比守着随时会被冲垮的茅屋强,还能避免水患时人员伤亡。

此外,朝廷还严令禁止过度开垦,种植耐旱耐涝的草木,稳固土壤。$,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

在山区推广梯田,减缓雨水冲刷,减少泥沙流入黄河。

修缮堤坝、储备物资、安置流民,这些举措,约需钱粮百万斛。但王镜态度坚决,黄河安危系于天下,纵使倾尽国库,也要保百姓周全。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黄河两岸,民夫们挥汗如雨,夯土筑堤;河道上,船只往来,疏浚泥沙;州县官吏奔走督促,不敢懈怠。朝廷的政令如春风拂野般迅速落实,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叮——成功获得信仰值5000】

……

是日,王镜正在批阅奏章,提笔蘸墨,在荀攸的奏章上圈点勾画,眉目间流露出一丝赞赏。

荀攸的奏章条理分明,字字珠玑,既无浮夸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