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中有人
大暑过,便渐至立秋。
这个时候,俗语谓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但笼罩世间的暑热并未收敛下去,反而愈显得酷热起来,似有掌控伏暑的天公,在这最后的夏日,不遗余力的继续逞凶人间。
旁的地方不提,中原腹心汴梁,这两日犹自暑气逼人,街巷间所过的行人、小贩,皆是挥汗如雨,在这闷热的燥恐中,无不唾骂一声“直娘贼的三伏天,怎不热死老子?”
但骂归骂,小贩们的活计还得继续,尤只能挑着担,擦着汗沿街叫卖。
这时节,他们对旁的地方都不羡慕,唯对全城首屈一指的“安乐阁”,羡艳的紧。此时,那安乐阁的大门敞开,但其内却是冷气阵阵,一批一批冰块伏在特属的角落,让人凉爽无比。
来来往往的食客络绎不绝,直往里去,一进去就不再舍得出来。但安乐阁的位子终究有限,非达官显贵基本不得进,总有些让人往而兴叹。
不过就算如此,这些不得进的人,却对它骂不起来。盖因安乐阁门口,搭了一凉棚,棚下有伙计忙碌,但凡是白跑一趟却没位子的人,都能免费领上一份绿豆汤,且汤是冰镇过的,尤为爽口解暑。买也尤为便宜,一份茶钱不到,就能买上好几份提回家。
段成天将信纸揉碎,随手碾成粉末,皱着眉道:“杨师厚不是已转攻潞州?”
赵从宜却是笑着一拦,而后看向骆小北:“依小北所言,那王妃很喜欢你嘛?”
不过一众有身份不差钱的达官显贵,只认安乐阁便是了。
“多谢王妃、多谢王妃……”骆小北欣喜不已,终于露出了孩童般的憨气来。
——————
冥帝朱友珪的官面封号,便是郢王,虽说民间以及朝堂多以‘冥帝’相称,但他的府邸却不敢挂以‘帝’字。
…………
她年不过二十余岁,美貌也算不上多么艳美,但婀娜的娇躯偏偏有一股魅惑的骚气,常引得朱温对她欲罢不能。这会卧于室内,全身上下更是清凉无比,仅着一层薄纱。盖因如此,那说书人隔着帘帐,却是头也不敢抬,唯恐看见了要小命不保的场面。
她本就闲极,这会一提到萧砚,脑子里就尽是那几面中,对方极为英气的双眸。
“罢了。”
“不用,此人有专人转达校尉的消息。其这半年一直被朱友贞打压,在汴梁过的战战兢兢,早就巴不得领兵出征。”
“那不然,那王妃还赏了我十贯钱呢。师傅,我不明白,咱们为什么非要费尽心思巴结她?我总觉得她不像什么好人,还老让我背一些话,讨她的欢心,呸。”
“校尉这里有一个锦囊,天速星若办不成此事,便遣人将锦囊送到张贞娘手中。”
“说起来,你家萧御史出征河北,已有半年了吧?”
张贞娘不由自得,而后尝上几口,果然味道可口,虽这皮蛋有些古怪,但不掩美味,便满意点头:“此物可称佳肴,你们安乐阁确有几分本事。本妃一直好奇,你们那大厨到底为何人?可否借来王府一用?”
“滚下去,念的什么玩意。”
“诶。”
张贞娘的眼睛再次一亮,继而不由掩嘴娇笑:“都说君子远庖厨,你们那萧御史倒是奇怪。”
原因嘛,朝官都是心知肚明,因这座府邸真正的主人,乃是冥帝正妻、朱温儿媳,郢王妃张贞娘。
王府共六进,有正殿、后殿以及寝宫之分,梁栋、斗拱、檐角皆用青碧绘饰,重檐歇山式的屋脊上,设有瓦兽,扬嘴而立。
不用提张贞娘那等妇人了,其若是看见此物,还有那神秘的书信,怎不能感动?
只是,遣谁去提点张贞娘,让她献言呢?
就在沉思之际,房门忽地被人火急火燎的撞开:“师傅……”
但汴梁时下风靡的饮品,却非是‘绿豆汤’,而是安乐阁独家研制出的“酸梅汤”。
其余各店眼见生意火爆,自也因此私下研究了一番,虽说终究差了些味道,但多多少少揽了一部分商客。
后者一脸骄傲,昂头而起。
外间,骆小北脸颊一红,却是不敢多看,垂下了脑袋:“小的见过王妃。”
亭台楼阁如云,假山奇石罗列,甚而还有近百名奴仆,专供张贞娘使唤。
“明白了。”段成天点了点头。
段成天的胖脸一僵。
“哟,卖相不错嘛。”
“额……萧御史是河北先锋马军使、幽州果毅都尉,若是河北再打半年,他恐怕这两年都回不来……”
他挠着脑袋,向着赵从宜歉意一笑,而后问道:“去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