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魁首
春风飒飒,日暖斜阳。
漫天竹叶飞舞,晃晃悠悠的竹影中,似有一片桃花落入炉中,而后浸于茶水之下。
日光斜洒在桌面,小炉上,沸腾的茶水间有香气缭绕升起。
桌上,两盏茶杯。
桌前,却唯有一人静坐。
旷寂的藏兵谷中,飞鸟声似若空鸣,在不断回响。
袁天罡拾起茶炉,将煎有桃花的茶水于两盏杯中倒满。对面虽并无人影,他却依旧怡然的自饮自酌。
“李儿花还未长成,神龙不现,何谈时机。”
“姓萧的!榜首凭什么不是我!”
不过,整座营盘的帐篷却很整齐,突出了一种格外的怪异感。
下方,梵音天的身影在重重帷幔后若隐若现,却是咯咯发笑。
再细细观之,分明就是一对凤眸。
三千院并不理会石敬瑭,扒拉开他,上前几步,“某代表圣主李嗣源,特来与大汗交好。”
三千院缀在他身后,闻言便是敷衍点头,目光却是在眼前这大的竟看不出规模的营盘间细细扫过。
营盘外建有寨墙,其上有人影绰绰,能看得出来是一些挎弓执刀、身着皮袄的编发漠北人,远远的,即就放出了些许不善的意味来。
许久后,他分不出喜怒的笑声响起。
三千院却已抢先开口,漠然道:“某此来漠北,欲见的也非是汝等。未见正主,某何需报名。”
“有人让在下问问大汗……”
“其若忠,可活。若不忠,可死。”
这巨汉持起一个酒杯,满满的灌了一口,继而斜睨了眼三千院,向着石敬瑭道:“代州,何时也是刘守光的地盘了?”
待抬头,却又闻及了他漠然的声音。
玄都坞。
——————
耶律剌葛并不惧,反而更有兴致:“河东李嗣源?本汗听过这一名字。其该有个弟弟李存勖……”
石敬瑭暗暗皱眉,干笑一声,打算出声缓和场面。
三千院只是咧嘴一笑,安抚道:“石都尉莫慌,万事有我在。”
耶律剌葛来了兴致,身形前倾,“哦?汝不是刘守光的人?”
“仆代州石敬瑭,见过诸位大汗、将军……”
后面,石敬瑭被两个巨汉狠狠按住,涨红了脖子,极力抬着头,却什么也听不清。
身后有自太原随来的扈从不屑一笑:“啖狗肠,装什么玩意,早被晋王打怕了的东……”
说罢,他便将手中茶水铺洒而入地面,其后思索良久,折身而去,拾起了桌上的画像。若上官云阙此时还侍奉在袁天罡身侧,就能认出这画像之人,应是萧砚。
“且看伱还能行上几次。”
石敬瑭并不觉尴尬,拂着袖子发笑:“大汗只需相信,仆能代表刘节帅即可。”
“野榜!”
他们一行十余人,在营门口就已被下了器械,而后才由人引入大营。
“女帝何不再看看那面画像?”
“放肆!”
他回过头,陪笑道:“漠北人不比刘守光,不太好说话。”
恰才热闹一分的藏兵谷中,故又极显旷寂起来。
“属下石瑶,参见大帅。”
女帝这才注意到被她已用奏章盖住的画纸,便随手拾来一看。
对面,佝偻又极显老态的孟婆在他伟岸的身形前,渺小的似若蚂蚁。
这个话题似乎在三十年来被提起了许多次,袁天罡并不恼,他负手凭栏,道:“你回来,可是已见到上官云阙了?”
“关门,打狗。”
“你欲作甚!?”
三千院不置可否,轻轻点头。
袁天罡头也不回,淡淡道:“其势在朱温,不是那般简单就能做成的。且布局乱不乱,是由本帅而定,不以他之所为而定。本帅亦想看一看,其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属下绝无此意。”孟婆解释道:“属下只是认为,而今的玄冥教于大帅言,已是如臂使指。曾死忠于冥帝的蒋氏五兄弟死后,五大阎君之位已有四个被属下安插成了我不良人。三十年已过,大帅等待的那个时机,或是已成……”
正中间,身着圆领窄袖的漠北衣衫,戴着防沙幞头,裹着一领旧披风的萧砚单手控缰,因风雪虚掩了下眸子。
石敬瑭脸上凶狠的表情霎时散去,而后儒雅的向他点头一笑,继而兀自回头不语了。
耶律剌葛双眼猛然一眯,而后环视左右,压低了声音:“是李嗣源让你来寻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