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献策
“胡闹!”
还未等着刘御乾开口,刘承梁便已经先一步开口。}<如:文t!3网*? ?更}?新|最?快,
“你知道这商税的税来自于哪里吗?”
刘承梁质问道,同时望向刘御乾拱手道:“父皇,绍儿还小,所说的话不过都是稚子之言,不可当真。”
他是怕刘绍闯祸。
毕竟这是国家大事,关乎民生社稷。
“你们觉得呢?”
刘御乾并未开口,而是望向周之纬和陈言之。
“臣以为...”
周之纬本来还想打个哈哈,将这个话题打过去,但一看刘御乾那眼神,立马正色道:“.太子说得有道理。”
“税收乃是国之根本,商人并不事生产,所有利益不过都是买低卖高而来,若是贸然收取商税,商人为了确保自己利益,必然将商品卖价提高,以此将成本转移,到了那时承担着税收的依旧是我大乾的百姓。”
眼看着糊弄不过去了,陈言之也拱手道。
“大孙,你怎么说?”
刘御乾又是看向刘绍。
刘绍明白。
这是他皇爷爷在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
刘绍先是冲着他皇爷爷拱手一礼,旋即道:“孙儿觉得我父王说的,二位大人说得都在理,也都有各自的考量在其中。
但同样却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什么关键点?”
刘承梁皱眉道。
刘绍继续说道:“那就是我们征税的百姓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百姓,而产生商税有商品贸易痕迹的百姓,有多少是真正的百姓?”
“绍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承梁微微皱眉。
他有些不明白刘绍话里的意思了。
就是陈言之和周之纬也皱起了眉头。
同业有些不解的看向刘绍。
倒是刘御乾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e秒?&?章?节,¢小e说?网t~ ?]追|D最?¨新^2章\%?节·.¥
刘绍没搭理自家这个愚蠢的老登!
哦不对,中登!
“你继续说。”
刘御乾示意刘绍继续说下去。
刘绍站起身对着陈言之拱了一礼道道:“陈大人为我大乾户部尚书,执掌我大乾银两税赋,那本殿下想问陈大人一句。”
“殿下请说。”
陈言之赶紧拱手回礼道。
“敢问陈大人,我大乾百姓,自给自足率是多少,每天除了田里的收成之外,又有多少需要从市面上获取而来?”
刘绍开口问道。
他这句话当然不是白问
而是大乾的经济模式和前世古代一样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简单而言那就是以粮食+衣物+基本工具的生存方式。
也正是如此,很多地方连钱物都没有,甚至采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远没有达到前世那样,全部的交易需要花钱的程度。
而大乾收税的方式也都是收取物,亦或者让百姓将家中的粮食出售换取银两以此缴税。
而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老套,但好处却是生产方式,老百姓自给自足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个时代物质并不发达,能活着便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所以百姓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并不高。
而这种生产模式下,老百姓除了盐,铁需要外出购买之外,其余的基本上都自己在家庭单位内满足。
这可不是他随便说的数据,而是在前世《天工开物》上有着详细的记载。
在明朝时期,尤其是明初时期,老百姓的自给自足率就是这么高!
而大乾同样也是小农经济,如此经济模式下,
就算是有差别,但也不会很多。
也正是如此,他才会这么问!才会提议收取商税!
听着刘绍这话,陈言之眼中顿时露出回忆之色。20$′+0·小ˉ×说£网=3 ?,^更×新±?t最?|¢全D
身为大乾的户部尚书,而且是刘御乾真正一手从底层提拔起来的官员,对于这种事情,他自然极为清楚。
“回殿下,关于此事我户部确实有过详细的调查,我大乾普通百姓自给自足率有百分之八十五左右,除了盐铁之外,其余的,我大乾百姓靠着自己田地的生产基本上足以自足。”
其实陈言之还有一句话没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