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金銮殿。+x-k,a¢n+s¢h-u+j_u?n+.~c\o¢m^
大永王朝最庄严肃穆的权力中心,今日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情各异,目光不时瞟向殿中央并排肃立的几位王子。
尤其是太子凌天皓和三王子凌天宇,更是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永王凌正德端坐于龙椅之上,脸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他昨夜已经将所有计划都布置妥当。
今日的理政之试,他有十足的把握,让凌天皓胜出,彻底断绝凌天宇的念想。
大乾使者张谦,依旧是那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坐在永王下首的特设席位上,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那偶尔扫向凌天宇的目光,却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意味深长。
太子凌天皓今日的精神状态,看起来比昨日好了许多。
虽然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自信和得意。
他昨夜已经从父王那里,得到了今日理政试的关键题目和“标准答案”。
那些答案,皆是出自翰林院宿儒和六部尚书之手,字字珠玑,堪称完美。
他相信,只要自己照本宣科,定能震惊全场,将凌天宇那个小畜生狠狠踩在脚下!
想到得意处,凌天皓忍不住微微扬起下巴,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凌天宇,那目光中充满了挑衅和即将复仇的快意。/s′i,l,u/x-s¨w..-o\r_g\
凌天宇,你等着吧!
昨日你给本宫的羞辱,今日,本宫会百倍奉还!
本宫才是大永未来的储君!你这个废物,只配给本宫提鞋!
凌天宇感受到凌天皓那挑衅的目光,心中只觉得好笑。
这个蠢货,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呢。
他神色淡然,古井无波,仿佛即将开始的,不是决定他命运的储君试炼,而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
辰时已到。
礼部尚书在永王凌正德的示意下,上前一步,朗声道:“储君试炼,第三场,理政之试,现在开始!”
“此场试炼,共设三问,由王上与诸位大臣共同评判!”
“请诸位王子,上前听题!”
随着礼部尚书话音落下,凌天皓、凌天宇以及其他几位仅存的王子,走到了大殿中央。
永王凌正德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凌天皓身上,带着一丝鼓励。
然后,他缓缓开口道:“第一问。”
“我大永立国百年,西有强邻大夏虎视眈眈,北有蛮族时常侵扰边境,东临无尽之海,海寇猖獗。?w_e*n_x^u-e,b~o·o?k′.,c.o¢m¢”
“国库不算充盈,民生亦有困顿之处。”
“若尔等为储君,当如何制定国策,以安内攘外,强我大永?”
此题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肃静。
这个问题,包罗万象,既考验王子们的战略眼光,也考验他们对大永国情的了解,更考验他们统筹全局的能力。
寻常人等,怕是连从何说起都不知道。
几位平日里只知吃喝玩乐的王子,听到这题目,顿时面露难色,额头渗汗,显然连从何说起都不知道。
唯有太子凌天皓,脸上露出了成竹在胸的笑容。
这道题,父王昨晚已经跟他详细剖析过了!
答案,他早已烂熟于心!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王,儿臣愿先回答此问!”
永王凌正德满意地点了点头:“准!”
凌天皓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扫过众臣,带着一丝傲然。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他凌天皓,才是大永王朝当之无愧的储君!
“儿臣以为,欲安内攘外,必先强本固基。”
凌天皓侃侃而谈,声音洪亮。
“于内,当以农为本,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轻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则国库自充,民心自安。”
“同时,严明法度,整顿吏治,使官员清廉,则政通人和。”
“于外,对大夏,当以和为主,遣使修好,互通有无,避免刀兵,此乃上策。”
“若大夏执意来犯,则当坚壁清野,以逸待劳,联合周边小国,共同抗衡。”
“对北境蛮族,当恩威并施。一方面加强边防,屯兵戍边,使其不敢轻易来犯;另一方面,可开边市,互通贸易,以利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