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00小说网 > 推背镇守使 > 第37章 李恪的示好

第37章 李恪的示好

,内有殿下亲笔批注。殿下说,参军或可用得上。”

李炫接过竹简,展开一看,果然是《六韬》原文,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字迹挺拔有力,见解独到。历史上李恪确实精通兵法,这倒符合记载。

“夜深了,在下告辞。~x`w′d+s*c-.?c?o¢m*”赵无疾抱拳道,“参军放心,今夜无人看见我来。”

说完,他身形一闪,如大鸟般掠上院墙,转眼消失在夜色中。轻功之高,比来时更胜三分,显然刚才交手时未尽全力。

李炫望着赵无疾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李恪深夜派人送礼,表面上是示好,实则是在传递信息——东宫有异动,侯君集与太子勾结,甚至可能...有画皮妖渗透其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回到书房,李炫将锦囊和竹简放在桌上,沉思良久。历史上李恪因涉嫌谋反被赐死,但真相如何众说纷纭。如今看来,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画皮易识,人心难测...”李炫喃喃重复着李恪的警告,突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如果太子李承乾已经被画皮妖控制了呢?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来回踱步。若真如此,那么历史上李恪的“谋反”很可能另有隐情。也许他发现了太子的异常,却被反咬一口...

窗外,那颗陌生星辰依然高悬,光芒似乎比昨日更盛。李炫走到窗前,仰头望天,忽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作为穿越者,他知晓未来的大致走向;但作为参与者,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轨迹。

“大人,您还没睡?”王铁柱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显然是被刚才的打斗声惊醒了。

“进来吧。”李炫收回思绪。

王铁柱推门而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小人听到动静,就煮了碗姜汤。秋夜寒凉,大人别着凉了。”

李炫心中一暖。在这个陌生的时空,王铁柱是少数几个他可以信任的人之一。

“铁柱,你对蜀王李恪了解多少?”李炫接过姜汤,随口问道。

王铁柱挠了挠头,思索片刻道:“回大人,蜀王殿下虽年仅十岁,但在民间风评甚好。坊间都说他聪慧过人,五岁能诵《孝经》,七岁通晓《论语》,如今已在太学就读,连孔颖达大儒都称赞他‘贤能之才,可见一斑’。”

李炫闻言微微点头。历史上李恪确实以聪慧着称,李世民曾言“吴王恪英果类我”,甚至一度考虑立他为太子。只可惜因母亲是隋炀帝之女,遭到长孙无忌等大臣反对。

“还有呢?”李炫啜饮一口姜汤,继续问道。

王铁柱压低声音:“小人听西市的胡商说,蜀王殿下待人宽厚,每逢灾年都会开仓放粮。去年关中旱灾,殿下还亲自去粥棚施粥呢!”说到这里,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殿下还精通骑射,据说能百步穿杨!”

李炫眉头一挑。十岁孩童能百步穿杨?这未免太过夸张。要么是民间以讹传讹,要么...这位蜀王殿下确实非同寻常。

“大人怎么突然问起蜀王?”王铁柱好奇道。

李炫放下姜汤,指了指桌上的锦囊:“方才有人送来蜀王的礼物。”

王铁柱瞪大眼睛:“蜀王派人来过?小人怎么没见...”

“是从后墙翻进来的。”李炫轻描淡写地说,“你去检查一下锦囊里的东西。”

王铁柱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打开锦囊,取出那方珍贵的端溪血丝砚,啧啧称奇。当他翻检锦囊内层时,突然“咦”了一声:“大人,这里面还有一封信!”

李炫接过一看,竟是一封烫金请帖。展开细读,上面以工整的楷书写着:

“蜀王恪谨启:久慕李参军高义,憾未得见。今设薄宴于三日后申时,地点曲江池畔‘流觞亭’,万望拨冗莅临。恪当扫榻以待,共论天下大事。”

落款处盖着蜀王私印,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画皮诡谲,望参军慎之。”

李炫瞳孔微缩。这封请帖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三日后正是“天狗食月”前夕,而“流觞亭”位于曲江池畔,正是长安龙脉交汇之处。更耐人寻味的是那句“画皮诡谲”的警告——蜀王似乎知道些什么。

“大人要去吗?”王铁柱担忧地问,“蜀王虽好,但毕竟是皇子。若被人知道您私下赴宴...”

李炫收起请帖:“此事我自有分寸。对了,你明日去打听一下,近日东宫和侯君集府上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