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绍圣三年春,泉州港的晨雾还未散尽,一艘满载瓷器与丝绸的三桅大船缓缓驶离码头。/x.i~a\o′s?h`u′o\z/h~a+i+.¢c¢o,m^林昭明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模糊的刺桐城轮廓,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父亲林远山去年冬日突发热症去世,将"云织绸缎庄"的生意与这艘名为"海鹰号"的商船尽数交托于他。二十八岁的林昭明虽自幼耳濡目染经商之道,但真正掌舵这艘承载着家族希望的大船,仍感到肩上担子沉重。
"少爷,叔父派人来送补给。"账房先生陆文忠捧着木匣走上甲板。
林昭明接过匣子,打开一看,除了日常所需,还有叔父林远海的一封信。"昭明侄,听闻你将独自出海,叔父甚忧。泉州商路凶险,近来更有海盗出没。若遇困境,可往广州投奔王家,他们与我有旧..."
林昭明冷笑一声,将信收好。"多谢叔父挂念,昭明自有打算。"
陆文忠低声道:"少爷,叔父这些年在海上结交甚广,不如..."
"不必多言。"林昭明打断道,"我林家商船从未依靠过外人,这次也不例外。"
三日后,海鹰号抵达南海。商船进入一片陌生的海域,水手们发现罗盘开始不规则摆动,海面时常出现莫名的雾气。
"少爷,前方似乎有座小岛。"舵工老黄指着远处喊道。
林昭明拿起千里镜,只见一片青翠的岛屿若隐若现。"调整航向,靠岸查看。"
当海鹰号靠近那座无名小岛时,水手们都惊讶地发现岛上竟有一片奇特的树林,树干呈深紫色,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少爷,这香气闻起来像是龙涎香,但又有所不同。"老舵工嗅了嗅说。
林昭明决定上岸探查。岛上遍布这种奇异的树木,树上结着拳头大小的果实,切开后流出琥珀色的树脂,散发着奇特的香气。
"这可能是传说中的龙血树。"随行的福建商人苏子瞻说道,"我在一卷古籍中见过记载,说是南海有树,流出的树脂可作香料,价值连城。"
林昭明采集了一些树脂样本,又命人在岛上设立简易作坊,尝试提炼香料。几日后,他们成功提取出一种金黄色的香料,香气浓郁持久,与普通龙涎香迥异。
"此物若能带回泉州,必能大赚一笔。"苏子瞻兴奋地说。
正当他们准备返航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海鹰号困在小岛附近。待风暴平息,他们惊恐地发现,船上的一些货物不翼而飞,包括林昭明精心保管的丝绸和瓷器。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名水手开始行为异常,时而胡言乱语,时而眼神呆滞。老舵工老黄的儿子阿福更是突然发狂,将自己反锁在船舱内,无论怎么呼唤都不回应。\3+叭?墈\书·蛧/ ^最¢芯?彰-结~哽\薪`筷,
"少爷,这岛上有古怪。"老黄神色凝重,"我听老一辈人说,南海有些岛屿是妖邪聚集之地,会让人产生幻觉。"
林昭明决定调查此事。他带着苏子瞻和几名可靠的船员,沿着岛屿深入探查。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他们发现了一座古老的祭坛,上面摆放着各种奇特的器物和早已风化的动物骸骨。
祭坛中央有一个石凹槽,里面残留着暗红色的物质。林昭明用手指蘸取少许,放在鼻尖闻了闻,突然感到一阵眩晕。
"这是血祭的痕迹。"苏子瞻面色凝重,"传说中南海的巫师会用活人祭祀,以求得神灵庇佑。"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祭坛深处传来一阵低沉的吟唱声。几名船员惊恐地后退,老黄更是转身就跑。林昭明和苏子瞻壮着胆子靠近,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正围着一堆燃烧的香料跳舞,嘴里念诵着听不懂的咒语。
老者发现了他们,眼中闪过一丝惊慌,随即又恢复平静。他举起手中的骨杖,指向祭坛上方悬挂的一幅巨大壁画。
壁画上描绘着一艘与海鹰号极为相似的大船,船上有几个与林昭明容貌相似的人。壁画的一角写着古老的波斯文字,苏子瞻辨认出其中几个词:"香料"、"诅咒"、"血脉"。
"你是何人?"林昭明问道。
老者用生硬的汉语回答:"我是守护者,等待林氏后人到来。"
"林氏?"林昭明不解。
老者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上面刻着一个"林"字。"你父亲曾来过这里,带走了一部分香料,但留下了更珍贵的东西。"
老者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