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传来阵阵恭迎的呼声。
“末将杨端和,恭率合府家眷,叩见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到嬴政从车驾之上缓缓走下,便见到杨氏一族的男丁老少,皆己整齐列队,恭候于府门之外,嬴政见状,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才算是真正合乎规矩的迎驾之礼嘛。
看来,王翦那老家伙,果然只是少数特例而己。
嬴政上前一步,亲手扶起了为首的杨端和。
“杨翁子不必如此多礼。”
“劳动老将军亲自出府迎候,朕的心中,实感不安啊。′5-4¨k`a_n^s\h,u,.\c¨o/m·”
“诸位也都请平身吧。”
杨端和闻言,却是语气强硬地说道:
“陛下此言,未免也太小瞧末将了!”
“末将虽然如今年事己高,但尚能披甲上阵,斩将杀敌,区区出府迎驾这点小事,又何足挂齿?”
杨端和其人,与王翦的性情可谓是迥然不同。
王氏一门父子双侯,功高盖世,生怕因此而招致君王的猜忌。
而杨氏一族,如今却唯有依靠杨端和这一根擎天玉柱在苦苦支撑着门面。
他唯恐嬴政不再给予其领兵出征的机会,如此一来,又怎能有机会提携门中子孙,光耀杨氏门楣呢?
嬴政自然是明了其心中所想,于是便笑着轻拍其手臂,安抚道:
“朕知晓老将军的心意。”
“杨翁子之勇武,依旧不减当年啊!”
杨端和闻言,当即朗声大笑起来,随即伸出右手指引道:
“陛下,请入府中安坐。”
待到君臣二人于正堂之中分别落座之后,杨端和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
“不知陛下今日驾临寒舍,究竟有何示下?”
“莫非是又要委任末将领兵出征,为国效力么?”
嬴政闻言,却是微微一笑:
“朕今日前来,乃是为了杨翁子先前所提及的那桩‘白日梦’之事而来。”
杨端和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双目之中亦充满了幽怨之色。
“陛下,末将家中那些子嗣,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天纵奇才,却也各个都还算颇为优秀。”
“末将举荐他们入朝为官,想来也并非是什么痴心妄想之举吧。”
嬴政闻言,语气温和地说道:
“朕先前在那竹简之上落笔之后,心中亦觉有些不妥。”
“故而今日特意前来杨府,一则是为了探望老将军,二则也是想亲自考校一番府上诸位小郎君的才学。”
“倘若其中当真有出类拔萃之才,即便随朕入宫,出任侍郎之职,亦无不可!”
杨端和闻言,心中顿时大喜过望:
“快,快快传令下去,将家中所有子孙,尽数召集前来!”
片刻之后,杨爽等人便己齐聚于正堂之内,向着嬴政躬身下拜。
“臣等拜见陛下!”
嬴政微微颔首,示意道:
“诸位平身,不必多礼。”
“如今大秦虽己一统天下,但那些六国余孽却依旧贼心不死,屡屡在各地兴风作浪,制造乱端。”
“对此,尔等可有何良策可以献上?”
此问一出,杨氏一族的众位子弟,皆不由得紧锁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这个问题,所牵涉的范围,实在是太过广大了!
过了许久之后,才有人开始陆陆续续地开口发言。
“依臣之见,不如将那些六国余孽尽数屠戮干净,以绝后患!”
“尽数屠戮,未免有伤天和,杀气太重,不如将其悉数发配边疆,修筑长城,充作苦役!”
“臣以为,对此等跳梁小丑,只需置之不理便可,一群亡国之人,又能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来?”
杨端和闻言,不由得伸手捂住了自己的脸,简首是不忍再看下去了。
难怪杨氏一门后继无人,迟迟未能再出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
就凭这些荒谬绝伦的胡言乱语,便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了!
但是,嬴政的心中,却依旧还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
杨端和与王翦,乃是同年被册封为上将军的,二人在朝中的地位,可谓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王翦能够率军覆灭列国,杨端和在早年之时,也曾立下过攻灭两国的不世之功。
王啸,乃是王翦的孙儿。
而眼前这些人之中,则有杨端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