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康在贡院外等着李霁,依旧不放心的黄婉婉也来了,刚见面还是各种关心他的身体。*萝*拉_暁?说- /追^蕞~新~蟑\洁/
李霁偶尔还会咳嗽几声,但是己经不想再喝那苦涩无比的中药,且那味道在口中好几天都去不了。
可在黄婉婉的一再要求下,不得不又捏着鼻子喝了下去。
黄婉婉见李霁喝完药汤才复露笑颜,送李霁回了宅子,约定待他身体完全康复,两人再去游玩。
因为待会儿刘毓等人也会回来,她不好再进去,便回到自己的宅子去。
李霁生病昏睡是情急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两人还是不能在人前表现得太过亲密。
乡试结束后,要差不多一个月才能放榜,李霁一行人便继续留在杭州等待放榜。
当然也可以回家等,因为考中后,布政使司衙门会派人到新科举子籍贯所在的府县衙门送“捷报”。
然后府县的衙门会派出队伍到新科举子家中送“报帖”,一路高举旌旗,鸣炮奏乐,风光无限,所以新科举子尚未回家乡,其家人也能提前接到喜报。
但一般情况下考生都会等待放榜后才回家乡,因为若中举,放榜次日会有鹿鸣宴。
成为举人便有铨选资格,鹿鸣宴聚集了众多同年,今后便是人脉。
傍晚时分,黄朝意等人也都考完回到宅子,几人看李霁己经大好,都放心下来,开始讨论考得如何。
黄朝意最先开口道:“我第一场似乎考得不如意,大概是没希望了,不过三年后再考就是。+w`d?s,c¢w¨.·n¢e_t^”
杨铭翘着二郎腿也开口道:“我也是,感觉没戏,三年后再来咯!”
黄朝意和杨铭都是性格豁朗的人,落榜对他们似乎没有什么大影响,大概是因为出自商贾之家,对科举不是特别执着。
两人都是被家里安排走的科举之路,不过两人似乎都不太热衷仕途。
丁岳和潘鹏杰也连连摇头,显然没有什么信心,而刘毓和汪可进两人虽有些信心,但是能参加乡试的都是各府县之骄子,只能谨慎地说等待放榜。
轮到李霁时,他轻笑道:“都听天由命吧!”
其实李霁是有信心能中的,因为他第一场考得没有问题,也无所谓名次高低,能中就行。
几人都知道考试期间李霁生了病,以为他应该是发挥不好,才这般说,原本七人之中,其他六人都一致认为李霁是能高中的。
考完之后自然便是玩乐,辛苦了这么多天,肯定要犒劳自己。
第二天杨铭便说要到杭州城最好的酒楼酩酊大醉,由他做东,黄朝意跟着积极附和,怪不得两人能结伴到青楼买醉,一路人!
有人做东,其他几人自然也附和,而且确实也想大醉一场,好不去想乡试的结果。
李霁也无意见,身体己无大碍,喝顿酒说不定好得快些。^r-a+n+w-e¨n!z!w′w′.`c_o`m¨
最后果然除了李霁,个个醉得不省人事,好在小厮仆人们早早备了马车,各自将自家少爷或扶或背出酒楼,利索地回了宅子。
李霁和李康两人则是走着回去,随便散散酒气。
李康也在同桌喝酒,众人都知道李霁从来不把李康当下人,说是弟弟更贴切。
在李霁家时,黄朝意等人看到的都是他们三人坐着一起吃饭,根本就不分主仆,衣裳也是李霁穿什么料子,李康便也是什么料子。
只不过李康自己不大穿太好的料子,衣裳的样式也坚持让刘妈妈做成小厮的样式。
且黄朝意、刘毓、汪可进和杨铭几人时常和李康一起射猎,关系也好得很。
李霁也多次问过李康,要不要拜个先生读书,李康每次头都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倒是对骑马射箭和一些武把式挺热衷。
不过李霁还是时常要他读些书籍,李霁发话,他倒也能耐着性子读一读,但只要李霁不在跟前,李康便将书本当坐垫。
李霁突然对李康笑问道:“康子,以前敢想过这种日子吗?”
李康打了个酒嗝,摇头道:“以前还在李家那会儿,哪里敢想过有今天这种日子,不被欺负就烧高香咯!不过现在敢想更好的日子了,因为少爷越来越有出息,还说过要做大官。”
李霁继续笑问道:“那这次我要考不中呢?”
李康突然举着双手,大喊道:“少爷肯定能考中!一定中!”
路人看白痴似的看着李康,这乡试刚结束,就开始发癫?还肯定中?喝酒都不夹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