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八十五徐德言流浪的你重圆破镜
上元灯节,正月十五的长安城,好不热闹。!d,a′k!a~i\t?a~.\c-o?m¨你却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冷得直跺脚,手上抱着半张铜镜,旁人看你,只觉得莫名其妙。没有人知道,你,来自已经灭亡的南朝,曾经的身份,也很高。和北朝一样,南朝,也有个尚书省。和北朝一样,南朝尚书省,主管全国行政。和北朝不一样,南朝尚书省,兼管宫廷事务。那一年,应该还是在后主陈叔宝,登基不久的时候吧,尚书省从丹阳置办了一批亮黄色的铜矿,又从会稽征收了一批月白色的锡矿,再从府库之中,拿出一些金银。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的子夜时分,南朝尚书省的匠人们,把铜和锡,以铜七锡二的比例,送进一个熔炉里,再添上一份的铅一起,熔为液体。到了午时,匠人们把铜锡铅已经充分熔合的滚烫溶液,通过预留的浇铸孔,小心翼翼地灌进了一个,形状扁平的砂制模具里。这个砂制的扁平模具,外面看上去,脏兮兮,不稀奇。内部,却是别有一番天地。这个模具,现在,是砂。但昨天时,是蜡。前天时,是一团泥巴。前天,匠人们抟了一整天的泥巴,做一个模具,那个模具上,被刻意雕琢出来的扁平空隙,是个镜子的模样。昨天上午,他又往这个初步的泥模里,少量多次地灌入了用蜂蜡、牛油、松香配比而成的一种蜡液。昨天下午,蜡液凝固,他拿着一把小锤子,轻轻地把外面的泥模击碎,取出一个通体嫩红色的好看蜡模。这蜡模,是个铜镜的模样。匠人拿着蜡模,用小刀,再做一番精细雕琢。直到这个蜡模,就连老师傅,都点赞说不错,匠人才拍拍手上的灰尘,高兴地说:齐活!这个铜镜的样子,在你出世之前,就定这样下来了,从此以后,不出意外的话,本该千年不变。休息片刻,匠人把铜镜的蜡模,整个浸入炭灰和泥浆的混合液体中,,再提起来,撒上石英砂,再浸下去,再提起来,撒上石英砂,再浸下去,再提起来……反复多次之后,原来嫩红色的蜡模,在高温中融化流逝,蜡模腾退出来的位置,留给了被炭灰和泥浆挂住的砂子。只有这样坚固的石英砂子,才能束缚住金属溶液的滚烫之势,才能让黄铜白锡,幻化成,铜镜的样子。五月初五的午时,金属液体在砂制模具中,自然冷却时,匠人一副坐立不安,听天由命的样子。这看似简单的浇铸工序,却是铜镜的诞生历程之中,最难以预料的一部分,手艺再好的匠人,这时候,都已经帮不上什么忙。冷却过后,模具里的铜镜,能成个什么样子,到了这个节骨眼,却不受匠人的控制。还好,那天晚上,匠人敲碎砂制模具,看见铜镜,这世间独一无二的样子,释然一笑地说:没白费事。可是,铜镜却看不见,自己的样子。刚刚降生到这世间的铜镜,眼前还一片模糊,啥都看不清。匠人把铜镜拿到一块细密方正的油石上,细细打磨,一直磨到天亮的时候,才把铜镜转过来,终于镜面上,清楚地看见了,他自己的样子。旁人看铜镜,就是看他自己,这就是铜镜,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匠人,在看铜镜。铜镜也看见了匠人,你的父亲,满脸皱纹,条条深沉。铜镜以为,匠人已经是个中年人。其实吧,他才不到三十,还没结婚。这面铜镜,是他第一次独立使用失蜡法,铸造出的作品。明天,他把这新镜子,交给尚书省,就能够通过考核,得到晋升,拿到更稳定的工钱,就能娶回邻村,他爱着的那个人。想到这些,他便把铜镜翻过来,温柔地凝视着,镜子背上的第一圈铭文:常富贵,乐未央,长相思,毋相忘。这是尚书省的人,叫他刻上去的。趁着天还没亮,匠人取出一小张金箔,小心修剪,逐一贴在那十二个字上面,又把银条,锻打成丝线,围着镜背外圈处的另外一段铭文,转了一圈。那一段铭文是:尚方作镜佳且好,恭祝新婚盼偕老,金银铜锡以相成,福禄升高富贵牢。这是尚书省的广告。自夸,且讨好。两圈铭文之间,是一个柿蒂的图案,图案上有龙由凤,龙凤蜿蜒的姿态,组成一个奇妙的双喜。听说,是哪个公主要出嫁了吧,这面镜子,就是尚书省为她置办的嫁妆之一。具体是哪一个公主,匠人也不知道。其一呢,本朝的公主,实在是太多了。其二呢,对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