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昨日的地点时,引来许多目光,还有打招呼的,眼中多看向板车上的卤串。
赵宁心里清楚,异样的事物必定会引来很多人的关注和窥探。
要不了十天半月的,或许就会有一波又一波的竞争者。
但,不标新立异怎么挣钱?
只要她的配方好,更新的够快,别人就追不上她。
她“赵氏卤煮摊”就是开山鼻祖,就是整条街上最亮的摊!
支好了摊子,赵宁和赵政吃着自带的干粮烧着火。
他们不可能每天都买着吃,刚起步的时候能省则省。
—
没有集市的加成,人果然大打折扣。
直到日头高挂,已过巳时,街上才热闹起来。
正阳镇周边离得近的村落有三个,加上镇上本身的住民,有两千人左右,到街上逛的也就没有多少,而大多数又多是妇孺。
这个时代的民风大多数是男人干重活,女人就顾好家。
衣食方面的东西,自是女人做主。
但这类的妇孺多是惯会省钱的,指望他们挣钱不太实际。
所以,赵宁对标的人群就是:年轻群体和成年男人。
而且,赵宁又加了些口号:
“一文钱一串!香香的卤菜串!纯正的猪肉和鸡肉炖的汤!小孩子吃了长高!大人吃了开心!”
这么一声声喊出去,见效显著。
不管哪个时代,小孩子爱挑食的毛病都少不了。
孩子就是各个家庭里的宝贝疙瘩,这里的男孩更是宝贝里面的金疙瘩。
因为,他们是重劳动力的储备和做官的苗子。
孩子不想吃菜,很大程度上是做的味道不好。
如今这么一句宣传语打出去,食材既是肉汤又是菜的,有如此美味的东西,能进到宝疙瘩嘴里也是好的。
谁不想让孩子长高呢!
一个大娘乐呵呵上前:“我给小孙子买几串,他昨日晚上还闹着要吃,说是没吃够呢。要是真能长高,老婆子我经常来!”
有些昨日吃过的做了回头客。
他们知道,往日里喂都喂不到嘴里的菜,这东西能主动一口气吃个七八串!
再买些!长高!
听得如此,有成年男人也悄默默来问。
“我二十八了……能长高吗?”
赵宁憋着笑委婉道:“……我们可以在力量上压过他们!”
时代背景下,大多数都是男人比力量、身高,女人比样貌、身段。
结果也如赵宁所料。
直到午时,来的人大多是这些人。
赵政眼看着赵宁一通巧舌如簧的说辞,来买串的蹭蹭蹭上涨,看的目瞪口呆。
小妹……好厉害!这种话都能想到!说得他都想来几串……
他身高才五尺三寸,还不到七尺……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算欺骗。卤肉汤和菜,确实能长高。
两个时辰后,盆里的卤串终于见底。赵宁一屁股坐在身后商铺高台上揉腿。
“今日比着时间久了些。”赵政收拾着摊子,大概算了下时间。
赵宁估量了一下,轻松一笑:“哥,咱们这还算好了的。”
现代她也摆过夜市卤串摊,而且也有些竞争,像这三百串,一两个小时有时候也不见得卖出去。
二人歇够了,觉得与其吃凉饼子就凉开水,不如回家吃热乎饭。
赵宁笑道:“收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