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三石,陈军,我们回来了!”陈凡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_s?j·k~s*a/p,p~.?c*o?m-
苏晴快步迎上来,看到陈凡和王虎风尘仆仆的样子,尤其是那几大筐几大桶的苗种,眼中先是惊喜,随即又漫上心疼:“凡哥,虎子哥,你们可算回来了!这一路辛苦了!”
三石和陈军也赶紧上前,帮着老周头卸货。
“周大爷,多谢您了。”陈凡从怀里掏出谈好的一块八毛钱,递给老周头,“这是您的辛苦钱。”
老周头接过钱,咧嘴一笑:“应该的,应该的。苗都好好的,你们瞧瞧。”
陈凡上前仔细查看,蒲草依旧湿润,苗种状态都还不错,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好,好得很!”陈凡拍了拍老周头的肩膀,“大爷,进屋喝口水,歇歇脚再走吧。”
老周头摆摆手:“不了不了,还得赶回去呢,家里老婆子等着。你们忙,我走了。”
他跨上三轮车,吱呀一声,又踏上了归途。
“凡哥,这些就是花蛤苗和牡蛎苗?”三石好奇地凑近一个木桶,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小东西。
陈军也瞪大了眼睛,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养殖用的苗种。!x^d+d/s_h.u¨.`c+o~m,
“没错。”陈凡指着那些小生命,“这些,就是咱们滩涂未来的希望。”
苏晴端来温水:“凡哥,虎子哥,快洗把脸,喝口水。瞧你们累的。”
王虎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口,抹了把脸:“晴嫂,你是不知道,这一路可真悬乎!生怕把这些宝贝疙瘩给颠坏了。”
陈凡笑道:“行了,苗安全到了,就是大功一件。大家伙儿都累了,今天先好好歇歇。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滩涂,把这些苗都种下去。”
苏晴有些担心:“凡哥,我瞧着你眼圈都黑了,要不明天多歇会儿?”
“没事儿。”陈凡摆摆手,“这苗种离水太久不好,得尽快下滩。早种早安心。”
他转向三石和陈军:“滩涂那边,昨天平整得怎么样了?”
三石憨厚的回答:“凡哥,都按你说的,清理出一大片了,泥也翻过了。”
“好。”陈凡点点头,“那明天,咱们就大干一场!”
翌日,天刚蒙蒙亮,陈凡、王虎、三石、陈军四人便精神抖擞地来到了村东头的滩涂。
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在广阔的滩涂上,带来勃勃生机。`小\说/宅_ /已¨发,布`最+新`章·节^
经过前两天的清理和平整,眼前已经出现了一片相对干净、平坦的泥滩区域。
苗种被小心翼翼地放在滩涂边的高地上。
“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花蛤苗和牡蛎苗都种下去。”陈凡指着那些篮子和木桶。
他先拿起一串用细绳串好的牡蛎苗,对众人说道:“这牡蛎,咱们得采用吊养的方式。”
“吊养?”王虎挠了挠头,“凡哥,啥是吊养?”
陈凡笑了笑,解释道:“简单说,就是把这些牡蛎苗用绳子固定在木桩或者竹竿上,让它们悬在离开海底一定高度的水中生长。这样能避免它们被泥沙掩埋,也能更好地吸收水里的养分,长得更快,肉质也更肥美。”
他一边说,一边从带来的工具里找出几根事先准备好的短木桩和一些结实的麻绳。
“我们先在这片区域,每隔一段距离打下木桩。”陈凡比画着,“然后拉上绳子,再把这些牡蛎苗一串串地系在绳子上。”
“这牡蛎苗,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太密了,它们争抢养分,长不好;太稀了,又浪费了地方。”
陈凡拿起一把小锤,将一根木桩用力砸进泥滩里,直到稳固。
“就像这样。”他示范着,“虎子,三石,陈军,咱们分头干,先把桩子都打好。”
“好嘞!”王虎应了一声,拿起木桩和锤子,学着陈凡的样子干了起来。
三石和陈军也立刻动手。
陈军虽然话少,但学东西很快,干活也格外认真,每一锤都砸得很稳。
很快,一片区域就被均匀地打上了一排排木桩。
接着,陈凡又教他们如何在木桩之间拉紧麻绳,以及如何将牡蛎苗串以合适的间距系在麻绳上。
“这牡蛎苗的朝向也有讲究,”陈凡指着牡蛎壳的凹陷处,“尽量让它们开口的一面朝下,这样不容易积累泥沙。”
他详细地讲解着牡蛎的习性:“牡蛎是滤食性生物,靠过滤海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