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过花费金钱打听到了何雨柱的具体住址,并悄悄前往何家附近监视。
不久后,他在文丽接送何瑾瑜和何瑾萱上学的路上发现了她们。
当看清文丽和她那可爱的孩子们的模样,得知她是前教师且家中确实还有两个孩子后,许大茂对何雨柱的生活羡慕不己,嫉妒之情也愈加剧烈。
尤其是在了解到何家人住着独立的小院后,他内心更想取代何雨柱的地位。
这件事让许大茂对儿子的愿望越发强烈,而对娄晓娥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看着她的肚子迟迟不见动静,许大茂越来越看不上她的一举一动。
而娄晓娥也不是逆来顺受的性格,面对天天指责她的许大茂,二人每天争吵不断,成为院子里人们的笑柄。
期间,易中海与几位长辈曾前来调解,希望能够维持院落的和谐。
不过,因为怀疑这几位曾经欺骗自己,许大茂并没有将真相告诉他们。
尽管表面装出尊重三位长者的模样,表示会听从他们的建议,但内心里仍怀怨恨,在这三人离开后依然我行我素。
见到如此情形,易中海几人也不再干涉,任由其继续纷争。
毕竟这一切并不会对他们产生大的影响,而且他们也尽力过,即便未能成功调解。
到了年底,两口子因矛盾分开吃年夜饭,一个去了各自父母那里。
这让两边的家长都颇为不悦:许父许母对娄晓瓚的抱怨更多;娄父娄母则觉得许大茂不够体谅女儿的心情。
在他们看来,过年夜跑回娘家等于是在宣告,许家无能到管不住儿媳妇。
因此许家父母在对儿媳不满的同时也开始怪罪起儿子来——连个媳妇都管不住。
尽管许大茂表示并非故意疏忽,但怕激化家庭内部问题,可许父许母依旧认为,既然嫁到许家就得守规矩,现在却反过来被指责无法容忍。
最终许父许母只能责备许大茂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却没有过多责备娄晓瓚。
许父和许大茂一致同意,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娄晓娥。
唯有还在上高中的妹妹许招娣,并未随声附和,默默吃着饭。
成绩优秀的她懂得很多道理,明白这件事不能怪罪嫂子,心里对哥哥十分不屑。
若非这三人都与她有血缘关系,她一定会为嫂子辩解一番。
待一家人都吃过饭,当许招娣和母亲准备清洗碗筷时,许大茂却拉住了母亲,带着她和父亲走进内室,悄悄说起他先前的打算。
得知儿子许大茂计划找个能生孩子的女人秘密养在外面,先为他生个儿子后,父母两人相视一眼,眼中满是认同之意。
许母笑着夸赞许大茂几句,承诺包在她身上会帮他找个合适的女人。
许父虽然表情平淡,但也表达了支持。
父母的表态让早己胸有成竹的许大茂喜出望外,立刻跟父母商讨起了更多细节。
再来看看娄家。
对于娄父和娄母来说,这么优秀女儿竟然被女婿气到除夕夜跑回家,可想而知女儿受到了多大的委屈。
听完事件原委后,二人更加对许大茂感到不满。
作为富家千金,居然嫁给这样普通的工人还遭此对待,仅因为婚后两年未孕就饱受辱骂,甚至是暴力对待。
若是不考虑影响,娄董事甚至想过亲自去找许大茂算账。
鉴于现状,娄董事虽不敢轻易行事,但深刻认识到这个女婿并不可靠。
家庭才略显衰落,许大茂就己如此待他的女儿,一旦未来有事,难保他不会趁机落井下石。
这是第一次娄董事动了让女儿离婚的念头。
然而一想到娄晓娥离婚后难以再嫁以及担心许大茂散布谣言,威胁到娄家的安全,他还是有所顾虑。
毕竟,即使在夫妻之间出现小矛盾的情况下,许大茂并没有犯重大错误,在现有情况下让娄晓娥首接离婚并不妥。
娄晓娥当初的婚姻引起过领导的关注,如果这时突然离婚,恐怕会给外界一种资本家依然瞧不起普通工人的印象。
高层可能会认为娄家无法接受新社会的改造,这对他们将是极大的不利。
尽管国家推行男女平等政策,女性地位并未真正提高。
许多家庭中,那些脾气暴躁的丈夫经常对妻子打骂。
社区街道办事处即便知道这种情况,也往往只会进行简单调解,宣传政策,而实际作用甚微。
只要不发生重大伤害,女方往往拿这些男人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