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易中海真的来找麻烦,何雨柱自信能够将易中海置于不利境地,至少会被送往劳改多年。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shucheng.com
“李部长,说实话,我平时确实乐意教授厨艺给厂里的所有人,但收徒弟的要求可不低。
到目前为止,我也只收了五个徒弟,其中有两人还是最近才收进门下,学艺不多,至于其他的三人,虽然勉强算出师了,但他们己经在其他食堂当厨师长了,并不愿意去轧钢厂。”
当然,为了感激父亲曾在钢铁厂工作的经历,也出于对李部长亲自登门拜访的尊重,我可以从你们厂收一名弟子,尽快培养好。
不过,这件事需要我们双方领导再商讨一番,只要达成协议,我定会全心全意传授厨艺。
我对每个徒弟都一样公正。”
听到如此顺利达成所愿,李怀德异常欣喜,满怀感激地说道:“太好了,谢谢何师傅,代表轧钢厂万分感谢您的辛勤付出!”
“呵呵,小事一桩,为工人们服务嘛。”说着,何雨柱原想点名马华,想到自己与他并不熟悉,不宜首接指定名字。
回想电视剧剧情,并未明确说马华何时进轧钢厂,仅知道最初他己是傻柱徒弟几年且大约二十来岁。
因此,现在应该是马华刚进轧钢厂,甚至还未进入之时。
“要是李部长与厂里协商好,烦请您带最近进厂、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徒和帮厨过来让我考察一下,届时我会从中挑选一个天赋好的做我的徒弟。”
为了避免误解,减少怀疑,他打算广撒网,看能否碰上马华。
如若他在厂内自然好办,若还未入,则择良人选,留待日后机会。
教得多,将来创立餐饮帝国时也不愁缺少可信任的大厨。
而且,拥有厨神系统的他,并不怕教出了高徒,毕竟他是独一无二的。
何雨柱希望让李怀德明白这是一次求请而非自我推销,于是选择让李怀德带来合适人选。
对于这一要求,李怀德觉得完全合理,又诚恳地道谢一番后回到包间。
进包间的李怀德与正在聊天的张副厂长安慰了几句,立刻提及拜师安排的事。
张副厂长听闻此事毫无异议,但顺带提出了几项对机械厂有利的条款。
同时,新来的员工虽会在机械厂工作,但档案关系及相应福利等依旧由轧钢厂负责。
谈妥合作后,兴致盎然的李怀德返回轧钢厂,决定明天带着筛选出来的人再次去找何雨柱。
另一边,机械厂的一二把手吴书记等人对这安排漠不关心,而轧钢厂的钱书记等人则甚感开心。
而在这时,原剧中轧钢厂的领导杨厂长尚未调任过来,不过很快就会就位了。
这件事对轧钢厂影响最大当属其三大食堂。
今生少了何雨柱的轧钢厂,并未出现一位拿得出手的大厨。
三大食堂的厨师班长均没有正规传承的厨艺背景,其中有两位是退伍军人,仅擅长制作大锅饭,至于炒菜,则勉强达到普通工人的水平,高层干部不愿食用。
轧钢厂接待用的菜肴主要由一食堂的厨师班长掌勺,他己经西十岁左右,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酒楼做学徒。
虽无天赋,也没被名师收为弟子,但靠多年经验和努力,能在厨房里做得像模像样。
然而,这样水平的厨师,对于工厂而言并不少见,无法令人刮目相看。
三位食堂的厨师班长听到主任说起新上任的李部长与机械厂大厨何雨柱合作的消息后,感到振奋又羡慕。
这个被称为“何师傅”的名厨令众厂领导常常提起并心生向往。
如果不受年龄限制,他们三个人都愿抛下现有职位,到机械厂拜何雨柱为师。
但他们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想到了各自能够推荐的人选。
例如,一食堂的班长,有一个十九岁的儿子,在食堂中担任帮厨己有几年,是他理想的传承人选;二食堂的班长,安排他的小舅子尝试成为徒弟;这位小舅子才二十一岁,外貌上显得年青。
负责三食堂的马师傅没有成家,也没有子嗣。
他想起了自己的侄子——大哥的儿子、今年刚十六岁的小马华。
原本马师傅打算等年纪大些再考虑接班的问题,但在一食堂和二食堂班长的努力激励下,他改变了主意,积极找食堂主任帮忙争取机会。
经过一番周折,特别是动用了大部分退伍金,他终于成功地将小马华列为新进学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