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群渐渐增多,也变得热闹起来了。′n.y\d·x~s¢w?.~c-o/m~
与杨达一同回来的韦英、李福几人又相见了,各自知晓了家中的情形后,都对大将军贾瑞赞不绝口。
“大将军若早来辽东就好了。”
“是啊,那咱们早就过上好日子了。”
“正是……”杨达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也不知大将军会在辽东待多久,要是他被调走了,又换来一些混账东西,咱们可不就又要倒霉了?”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原本的高兴劲儿也消减了许多。
半晌过后,才有一人小声说道:“要是大将军能永远留在辽东,让我做什么都行。”
“我也是。”
“俺这条命都能交给大将军。”
“大将军要你的命做什么,这是什么昏话。”
“怎么没用?”那人愤然说道:
“大将军来辽东乃是为攻打东虏而来,俺己然想好了,待过半年家里更殷实些,俺有兄长弟弟,不缺俺一个传宗接代之人,俺便去给大将军当兵。听闻大将军正在募兵,长枪手、刀牌手,月饷二两西钱,给米一石,每三月发布一匹、鞋两双、靴一双,还给盐、给菜。马兵呢,月饷西两,给米两石,其余的也都差不多。还有车炮兵,和马兵一样。俺寻思俺会骑马,要是能当上马兵,他娘的一年有几十两现银和精粮,不比在家种地强得多?”
杨达等人听着,也有些心动。
其实,若一首在家种地,他们即便听着心动,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罢了。
毕竟许多人连离家百里之外的地方都未曾去过。
但他们此前当过兵,吃过兵粮,也过惯了军营生活,还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
虽说是思乡情切才奔回家里来的,但如今对当兵之事也没那般惧怕与抵触了。
若是跟着辽镇的那些将领,被他们当作炮灰使,那自是不肯去的。
况且粮饷又低,甚至被克扣之后还得自己想法子抢掠来果腹。
跟着贾大将军,似乎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就眼下大将军行事的做派来看,对将士们的待遇必不会微薄。
还有贾瑞单枪匹马退敌的英姿,更是深入众人之心。*兰!兰¢闻-穴- /首+发?
“跟旁人俺可不干,跟着大将军,俺觉得可行。”
“大将军是真正的大将、勇将,跟着他错不了。”
“这事儿且过些时日再说,得先同家里把明春种地之事安排妥当。”
“其实呀,要是大牲口足够,咱家现有的这几十亩地,轻易就能种了。”
华夏的百姓原是不怕吃苦的,辽东此地更是这般,皆是能吃苦且胆大健壮之人,才会到宽甸这般的深山里来开垦荒地。
大将军贾瑞一到辽东不久,田地便算作大伙自己的了。
也无需再上缴繁重的杂税和田租。
人人的心情皆大好,许多原本甚是木讷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众人交谈之时,也多是提及大将军的恩德。
而后才发觉各家都立了长生牌位。
放回宽甸的壮丁、免除田赋、给荒田立契,再加上赏赐粮食。
这些事情叠加起来,众人的感激之情亦是无可比拟。
将近旧马市附近时,道路明显宽阔了许多。
且路面乃是夯土路,历经百年以上的岁月后,土路也被踩踏得异常坚实,路边有些杂草,路中间却依旧光洁平滑。
汇集的人流更多了,差不多将近百人了。
多半之人挑着毛皮,亦有人用小车推着干果,还有些人神色略显不自在,只带着小包裹,想来是人参之类值钱的货品。
幸得人多了,给人的安全感亦浓烈起来。
新加入的人群也是有说有笑。
杨达心中有一感觉。
虽说才过了数月时光。
可一切都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所有的变化,皆源自大将军贾瑞。
正是大将军贾瑞的到来,辽东此处才有这般变化。
众人不只是生活变好了,似乎连未来都有了盼头和奔头,每个人的心气儿都颇高,都想着把日子过得更美满些。
自然也有不少人议论起大将军的任期之事。
所有人皆有相同的看法。
倘若大将军就留在辽东不走。
那可真是要谢天谢地了。
…………
…………
旧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