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姝僵立原地,周遭的一切声音都被隔绝在外,唯有自己剧烈的心跳声震得耳膜生疼。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她的内心正掀起惊涛骇浪,理智与情感激烈交锋,仿佛置身于冰火两重天的煎熬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典型的情感冲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个体在关系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被爱。
如果这个时期爱受到冷落,将会在个体的心理层面引发一系列复杂且深刻的连锁反应。当爱缺失,个体内心深处那个渴望被肯定的声音会愈发微弱。在自我认知方面,原本积极的自我认知可能逐渐崩塌,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大幅降低。他们开始不断怀疑自身的魅力、能力以及存在的意义,陷入到一种“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的自我否定漩涡中。就像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满心期待着父母的夸奖与认可,可始终得不到回应,渐渐地,他会对自己的努力产生怀疑,甚至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
在情绪方面,爱被冷落会让个体处于消极情绪的笼罩之下。孤独、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如影随形,时不时涌上心头。这种情绪上的折磨,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的情绪基调,长期积累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倾向。所以在一段恋爱关系里,如果一方忽视另一方的情感需求,被冷落的一方就会常常陷入悲伤和焦虑之中,对未来感到迷茫。
被伤害的一方,行为表现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为了获取缺失的爱,个体可能会过度迎合他人,谴责自我,试图通过满足他人的期待来换取关注和爱,失去自我的独立性和个性。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孤僻冷漠,对他人的接近充满抵触,拒绝建立新的关系,以此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伤害。
人际关系层面,由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加剧,个体在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时会变得小心翼翼,难以完全信任他人。哪怕进入新的关系,也会不自觉地对爱持怀疑态度,害怕再次被冷落,从而阻碍了健康、稳定关系的建立。
叶静姝此刻,独自等待的委屈,根源便是在这段关系里,她感觉自己的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自我价值未被充分重视,这是她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与现实落差产生的矛盾。
她清晰地记得在咖啡店等待时,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起初,她满怀期待,眼神不停地望向门口,心中描绘着男友推门而入时的画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可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分针无情地转动,希望如泡沫般渐渐破碎。这种从希望到失望的巨大落差,让她内心的委屈呈几何倍数增长。她感觉自己像是被世界遗忘的弃儿,被独自丢在那充满欢声笑语的空间里,孤独与被冷落的感觉如影随形。
而对男友工作辛苦的体谅,又源自她对这段关系的深度投入和对未来的共同期待。她深知男友拼命工作是为了他们的未来,这是她情感天平上的重要砝码。她仿佛能看见男友在办公室里,灯光昏黄,狭小的空间堆满文件,他眉头紧锁,眼睛布满血丝,手指机械地在键盘上敲击,每一次停顿都像是在积蓄力量。
这两种情绪在她心中反复拉扯,让她痛苦不堪。她感觉自己的内心被硬生生地撕裂成两半,一半沉溺在委屈的黑暗深渊,另一半却被体谅的温暖所包裹,可两者都紧紧纠缠,无法分离。在这种矛盾的漩涡中,她的大脑高速运转,不断权衡着这段感情的得失。她试图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又能理解男友的辛苦,可这个平衡点就像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
最终,她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饱含着无奈与妥协,轻声说:“好吧,那你注意身体,早点休息。”这看似简单的话语,背后却是她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的无奈抉择,是她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暂时找到的一种平衡,尽管这种平衡如此脆弱。
挂了电话后,叶静姝只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瞬间抽去了她身体里的所有能量。那是爸爸的大手吗?她不知道。
她的双腿发软,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一般虚浮无力。好不容易挨到床边,她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骨架,缓缓地瘫倒在床上。
房间里没有开灯,黑暗如同汹涌的潮水般从西面八方涌来,迅速将她紧紧包围。那浓重的黑暗好似有实质一般,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首勾勾地盯着天花板,眼神却早己失了焦距。
思绪像是脱缰的野马,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他们相识相恋的点点滴滴。他们第一次相亲,是在一场烟雨朦胧的咖啡厅。他嘴角挂着温暖的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此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