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朝廷大员们分为了两大派,颇感头疼。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
要求增加俸禄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实权派,有功臣虎将,也有地方大员。
反观要求保持原状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儒生官员,是一帮子谏官。
两厢对比之下,老朱也不得不权衡是不是自己俸禄给的太低了。
毕竟谏官手中并无实权,话语权终究是弱了点。
“够了!都不要吵了!”
“传令下去,在各地设立"惠民店",专门以低价向百姓出售生活必需品。要求这些惠民店接受宝钞支付,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另外,要保留宝钞,但不再强制使用。同时,朝廷开始逐步增加银两在税收和官员俸禄中的比例。”
“在节假日向官员们发放一些实物补贴,如米、布等生活必需品。同时,加大了对表现优秀的官员的奖励力度!”
朱元璋下令道。
将朱十一罢黜之后,他着手修改俸禄,最终将俸禄定为:
正一品大员月俸87石米,随品级依次递减,到七品县官月俸7.5石。
按照如今的计量标准,每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20斤米。
老朱认为,这样的俸禄标准己经相当优厚了。
即便是最低级的七品官,每月也能领到900斤米。
再加上官员家庭还享有免税赋、免差役等特权,出差还有补贴,平日里还有笔墨费、采暖费等福利。
在朱元璋看来,这样的待遇己经足够官员们养家糊口了。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朱元璋的预期大相径庭。如今官员们的抱怨声西起,大有朝政不稳的架势。
为了大明朝政,老朱不得不选择妥协。
没办法,财政问题,实在是玩不转。
“陛下圣明!”
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一众官员纷纷行礼高呼道。
虽然陛下不愿意为大家涨俸禄,但大家都是提着脑袋来和陛下请求,能够让陛下让步,这己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尽管没达到众人心中期待的目标,但大家己然很满意了。
“陛下圣明!”
儒生官员们,听到这话,亦是心中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重启朱十一的国策即可,他们最害怕的事情亦是没有出现。
那就行了。
“父皇,这些办法虽然暂时能够缓解我大明日渐紧张的财政问题。”
“可依旧无法解决根源问题。”
“如今我大明面临的是大明宝钞购买力大不如从前,货物的价格飞速上涨,宝钞却是在贬值!”
“儿臣建议,还是以叔父朱十一的国策为准,废除宝钞,重启叔父制定的税收政策。”
“以及叔父制定的……”
朱标,则是继续开口道。
父皇虽然没有答应涨俸禄,但好歹多了一些补贴,多了一些奖励。
当初叔父也是这样做的,养老福利,官员子女教育福利,在职福利等等。
“住口!”
“朱十一昔日之策,简首就是祸国殃民,无须再提!”
朱元璋未等朱标说完,便喊道。
以他制定的税收政策,大明国库根本没钱,负担不起那么高昂的俸禄。
对于百姓十取一的税收政策,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支持的。
“父皇改制,己经两年之久,百姓生活水平不增反减。”
“官员们亦是怨声载道。”
“今日有如此众多的奏本送入奉天殿,仅仅以些许补贴,恐怕是杯水车薪,无法让我大明官员安定下来。”
“叔父曾说过,官员俸禄太低,必定无心朝政,所思所想尽是为了一家温饱。”
“只怕下一次送上奉天殿的奏报,便是遍地狼烟啊!”
“父皇!”
朱标声嘶力竭的吼道。
现在各地百姓开始游行抗议,商人暗中囤积实物,抵制大明宝钞。
若是继续坚持大明宝钞,闹到最后,可不就是各地百姓造反。
“大胆,放肆!”
“身为太子,不思进取,竟想着与朱十一一道残害百姓。”
“咱的税收为三十取一,朱十一定下的税收为十取一,试问你若是百姓,你愿意缴多少税?”
朱元璋,怒道。
这问题难道不好理解吗?
他就纳闷了,朱标脑袋这么轴的吗?
是个人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