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几只母鸡咯咯叫着,四处啄食,几棵药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晶莹的露珠在叶片上滚动,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光。
回到屋内,李秀兰已经将早饭准备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几块粗粮饼子,还有一些腌萝卜。
小花揉着惺忪的睡眼坐在桌旁,小手一下一下地拍着桌面,等待着开饭。
张大山走到桌旁坐下,拿起一个饼子,掰了一块递给小花,“小花,快吃吧。”
小花接过饼子,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偷偷看着张大山。
张大山笑了笑,拿起筷子,喝了一口稀饭,感受着这简单的幸福。
吃完早饭,张大山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准备出门。
“秀兰,我去药铺了,中午就不回来了。”
他拿起放在墙角的药锄,对李秀兰说道。
“路上小心。”李秀兰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叮嘱道。
张大山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家门。
他沿着蜿蜒的山路,朝着镇上的方向走去。
路旁的野花开得正艳,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远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
来到药铺,刘大夫正坐在柜台后面,翻看着一本医书。
他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是一双睿智的眼睛。
“大山,你来了。”刘大夫放下手中的医书,笑着招呼道。
“刘大夫。”张大山恭敬地向刘大夫问好。
“来,帮我把这些药材分类整理一下。”刘大夫指了指堆放在角落里的一堆药材,说道。
“好。”张大山走到药材堆旁,蹲下身子,开始仔细地辨认药材的种类。
他将几味常用药材,例如黄芪、当归、白芍等,按刘大夫的要求重新归类摆放整齐。
动作熟练,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原本杂乱无章的药材就被他整理得井井有条。
刘大夫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山,你做事真是越来越细心了。”
他走到张大山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
张大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刘大夫,您过奖了。”
他拿起一株晒干的黄芪,轻轻地摸了下,“这黄芪品质不错。”
刘大夫顺着张大山的视线看去,
“是啊,这是我前几天刚收上来的,打算用来配制一种新的药方。”
他停了一下,继续说,
“大山,你对药理也颇有研究,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研究新药方?”
刘大夫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大山,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张大山灵机一动,心想“我怎么没有想到研究药方!”
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呼吸略微急促起来,胸膛也随之微微起伏。
“刘大夫,能与您一起研究药方,是我的荣幸。”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谦逊,
“只是我的医术浅薄,恐怕帮不上您什么忙。”
张大山低着头,目光落在自己粗糙的双手上,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掌心的纹路。
刘大夫爽朗地笑了几声,眼角的皱纹也随之加深。
“大山,你太谦虚了。你对药材的了解和辨识能力,远超一般人。”
刘大夫说着,走到书架前,从上面取下一本厚厚的医书,递给张大山。
“这是我珍藏多年的医书,里面记载了许多珍贵的药方。”
刘大夫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郑重,眼神中充满了对医术的热爱。
张大山双手接过医书,指尖触碰到书页的粗糙质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翻开医书,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书页泛黄,边缘有些毛糙,显然是经常被翻阅的。目光扫过书页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载着各种药材的名称、药性和用法。
药铺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混合着陈旧书籍的味道,让人感到宁静而平和。
阳光洒在柜台上,将一个个药罐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如同岁月的痕迹。
“大山,我这里还有一些祖传的药方。”
张大山合上医书,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大夫,
“或许可以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自信。
“哦?”刘大夫闻言,眼睛一亮,
“那真是太好了!快拿给我看看!”他语气中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张大山祖传药方的真容。
他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