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宝玉的出现带来的蝴蝶效应,薛宝钗等人进贾府的时间,竟比原着晚了好几年。本文免费搜索: 奖励一把 jiangliyiba.com
这几年间,贾府因自家出了个尊贵无比的宝亲王宝玉,整个府邸的氛围都为之一变。
贾母等一众长辈,将规矩看得格外严苛,容不得丝毫懈怠。
所以薛宝钗随母亲前来贾府,并未如原着那般久留。
薛夫人她们虽有心在贾府常住,尤其是得知宝玉时常在贾府出入后,心思更是活络起来,但碍于规矩还是老实的离开了贾府。
薛家母子三人权衡之下,在离贾府不远的地方精心租了一处房子。
那房子虽不比贾府的奢华宏伟,却也收拾得干净雅致,透着几分精致。
他们日常依旧时常穿梭于贾府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为能让薛宝钗有机会“偶遇”宝亲王宝玉。
薛家这点小心思,在贾府上下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众人见宝玉面对薛家母女的频繁出现,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甚至偶尔还能与薛宝钗相谈甚欢,这才纵容了他们的这般举动。
而宝玉,他的存在不仅改变了薛宝钗等人进府的轨迹,还悄然影响了另一个人的命运——林如海。
因着宝玉与黛玉之间那日益深厚的情谊,宝玉时常挂念着林如海的身体状况。
他凭借宝亲王的身份,遍寻天下名医,为林如海求来各种珍贵的药材和精妙的养生之法,更是偷偷在其中掺杂了一些来自现代的药品和保健品。
在宝玉的一番努力下,林如海的身子骨竟越来越硬朗。
以往因常年操劳政务而落下的病根,竟在这些精心调养下渐渐好转。
他的面色愈发红润,精神也日益矍铄,每日处理起公务来,更是得心应手,仿佛重获了青春活力。
如此一来,林黛玉自然不用再如原着中那般,小小年纪便承受丧父之痛,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不止宝玉身边的黛玉和宝钗命运因他而变,更有一人因他而彻底摆脱了原本悲惨的宿命,踏上了光明大道,此人便是秦可卿。
原来,贾府自出了宝玉这位皇子,即便当时他年纪尚幼,贾母等人也深知此事重大,不敢像原着一样让宁国府贾蓉娶了秦可卿。
更不敢对他有所隐瞒,便如实将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告知了宝玉。
其实,宝玉本就知晓秦可卿身世的端倪,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出处,无法将这秘密公之于众,只能暂时隐忍。
如今,贾母等人主动挑明此事,宝玉便一股脑地将所有情况都告诉了老皇帝。
老皇帝听闻此事,心中大为震动。
他本就对忠义亲王心怀愧疚,毕竟当年之事,是他猜忌过重,才逼得忠义亲王走投无路。
如今得知忠义亲王竟还有一脉血脉在世,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故人的怀念,又有弥补过错的急切心情。
老皇帝满心自责,想着若宝玉能早些年出生,知道自己今后能成仙,他或许就不会对忠义亲王忌惮至此。
当然,他也明白,有宝玉在,忠义亲王想觊觎皇位是绝无可能的,但至少能保留下一条性命,不至于落得那般凄惨的结局。
当下,他忙不迭地将秦可卿认了回来,并郑重其事地让她登上皇家郡牒,成为了名正言顺的郡主。
然而,这一举动并非一帆风顺。
朝上的朝臣们,秉持着各种规矩礼仪和立场,不乏有人对此表示反对。
但老皇帝心意已决,此时的他,满心想着自己日后或许能羽化成仙,对于这些世俗的规矩礼仪,早已不放在心上。在他的坚持下,此事最终尘埃落定。
而荣国府和宁国府,因报告秦可卿身世有功,也受到了皇帝丰厚的赏赐。
宫中使者浩浩荡荡地来到贾府,抬着一箱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这些珍宝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映照着贾府众人欣喜的面容。
贾母率领贾府上下,恭敬地接过赏赐,心中满是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也为贾府能因这一契机而增添荣光感到欣慰。
秦可卿得知自己身世真相,又获封郡主,心情更是复杂难喻。
她从未想过,自己竟会是皇家郡主。
即便已经堂堂正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