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地坐在榻沿之上。
夜色勾勒出他的背影,那轮廓看去,如一道嵌在这天生城中的万古独峰。
他便如此坐了许久,站了起来,默默地穿上他的衣裳,完毕,没有转头,更未发半声,迈开脚步,独自走了出去。
随着门被掩合的声音响起,那靴履落地的清响声也渐渐远去,终于,彻底消失在了耳际。
李霓裳在黑夜中继续静静卧了片刻,摸索着,胡乱抓到一方凌乱的被角,慢慢拉高,蒙住了自己的头脸。
月落星沉。
天微微破晓。
门外复响起轻微的步足之声。
那步音向着这个方向靠近,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门前。
似犹疑片刻过后,来人轻轻叩了两下门户,发觉虚掩,便轻轻推门,走了进去。
微弱的晨曦从东窗中透入屋中。
瑟瑟看见李霓裳穿着整齐,正安静地坐在床沿之上。
见自己到来,她的脸上露出微笑,缓缓站起了身。
“累你来接。”她说道。
倘若不是她微散的鬓发、泛红的眼皮、肿胀的唇、沙哑的声音,以及颈项上似朦胧显出的几处衣领都无法遮掩的鲜色瘢痕,瑟瑟几乎以为,昨夜她被那裴郎君那样带走之后,什么事也没发生。
她也不曾见到对方露脸。
只在今早四更,仍焦急等待之时,从鹤儿口中得知,公主人在此处,叫她过去将她接回。
瑟瑟走了上来,为她系上带来的披风,再戴上一顶幂篱,仔细整理好后,看着她迈步朝外走去,迟疑了下,忽然发声。
“公主,你为何不随他走。”她轻声道。
“裴家的那位郎君,应当是个可以依靠后半生的人。”
李霓裳在门外停下了脚步,慢慢转头,隔着一层浅浅的蒙纱,望向了身后的她。
“瑟瑟姑姑,你又为何不走。”李霓裳问道。
“是因你害怕那位谢信王不能做你的依靠吗?”
瑟瑟与她隔着一张蒙纱对望片刻,不自然地避开了她的目光。
“我倒是被公主问住了。”她垂眸,自嘲般勉强地笑了一下,随即抬目,神色已是转为肃穆。
“从今往后,公主但有事情,只管吩咐。只要我能做到,我必会为公主效力。”
她向着门外拂晓里的那道身影下拜,恭敬地行礼说道。
第103章
确如公主曾对长公主许诺的那样, 她在清早如期归来。
胡德永等人松出一口气,唯恐夜长梦多,立刻出发上路, 果然, 也未遇任何阻拦,当天便顺利出了潼关。
照既定的路线,一行人当赶到风陵渡,从那里过渡口到北岸,再沿中条山, 走太行道, 如此一路北上。
出潼关一段路,至一野地,李霓裳命停下马车,叫来此行担护卫之责的领队, 吩咐他改道,不要去风陵渡,另寻一个野渡过河, 待悄悄到北岸后,也不要走官道, 取小路尽快入中条山, 抓紧赶路。
李长寿对此次接人的事很是重视,派的是名极有能力的部下,听完李霓裳的话, 意识到不对, 略一迟疑,问:“敢问公主,为何更改行路计划?”
裴世瑜会放她姑母一行人离去, 但那位宇文天王便未必了。
她改了主意,要随姑母离去。此事必已传到天王耳中。
凭着她此前与天王的接触,她总有一种预感,他必将迁怒。
但愿是她多心。但若万一,如她所想,以天王的性情,恐怕不会叫他们一行轻易离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走难走的小道,也胜过贪图省事,去冒那种关乎安危的风险。
个中详情不好多说,她只略解释了下,道是为了防范天王改变主意。
宇文纵的厉害,那领队怎会不知,立刻便安排下去。
长公主此次受的劫难不轻,实是去了半条性命,身体依然极是虚弱。一早等到李霓裳归来,精神有所放松,上路后,人便又昏沉了起来。胡德永听到是公主的意思,知是为众人考虑,更是无所不从。
一行几十人悄然改道,避开风陵渡,从另外一处数十里之外的野渡口寻到了渡船,顺利过河。一上岸,一口气也未歇便继续找着小道,北上去往中条。
入了中条山,才算是脱离天王如今的地界。
李霓裳的预料并非多事。
当天,风陵渡口一名暗中得到过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