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00小说网 >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383章 秦王(五)

第383章 秦王(五)

竖子上位掌权,中原必然大变,由朱温创建起来的梁朝更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四分五裂,而独霸川蜀的大蜀,则必当抓住这个机会,趁势入主关中,以图天下大业。

可彼时的信誓旦旦,当下就被萧砚啪啪打脸,禁军大将被诛,满朝政敌俱被清洗,杨师厚直接被生擒,这种种事串联起来,甚至不过寥寥数日而已。

最关键的是,萧砚这厮对那些人下手,居然有理有据,满满都是大义,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王建长叹一口气,大好机会就在眼前破碎,他实为不甘,但眼下这个节骨眼,也只能坐视梁朝好大一座江山由那萧砚吞食了,而他反而还要头疼凤翔之战该怎么持续下去。

其实前脚看见王宗侃请求退兵的奏报,王建还老大的怒气,直到后脚传来唐道袭兵败被俘,梁军大举兴兵的消息后,他才在后怕之余暗赞王宗侃果然有名帅之才。

这个时候,周庠和庾传素一前一后进来,行稽首礼,贺皇帝万寿。王建回应了一声,便接着不吭声了,只让左右太监把军报分给二人看,等着

庾传素在来的时候似乎就已有了思路,他认为梁军可能只是作势兴兵,只想逼退大蜀在凤翔的兵马。理由是岐梁素来不睦,互为死仇,不可能因为梁朝换了一个掌权人就能握手言欢,就算因不为人知的原因达成了合作,也只可能是权宜于眼前,终究会互相防备,无法同心合力对大蜀造成什么大的攻势。

且说大蜀此次进兵凤翔,已然掌控了曾经一直在与岐国争夺的青泥岭等秦岭要地,只要据这些险地据守,纵使千军万马也难以攻入汉中,岐梁若是无法同心合力,大蜀官兵定能将他们的联军死死堵在秦岭以北。

况且那萧砚此番自领亲军陈兵于凤翔城下,明明手握八千骑兵集团军,多日来却都并无动作,或可能也是在防备岐国突然倒戈,再大胆一点设想,那萧砚未尝没有假道伐虢,名为伐蜀实为谋岐的打算!

王建稍稍点头,这番见解不无道理。不管怎么来说,岐梁都互为两个政权,又是多年的恶邻,那萧砚看起来是个有脑子的,应当不可能在中间隔着一个岐国的情况下,还发大军攻打蜀国。

周庠亦没有反驳庾传素,只是请调动成都、剑阁的兵马,分别增援陈仓、褒斜几道,一则接应王宗侃大军退兵,二则御敌于国门之外。同时又请夔州刺史王先成准备水军,以在不得已之际逼迫梁朝江陵。

王建叹了口气,摊手苦笑道:“消息传回去,只怕宰相又要骂朕了。”

周庠、庾传素二人对视了下,亦是叹气。王建口中的宰相,当然只能是韦庄,虽说韦庄六十才中进士,还因家道中落,贫困潦倒了好些年。但为人着实很厉害,诗名更甚,创作的诗歌可谓影响了当世无数文人。

韦庄当年一首《秦妇吟》直接让他名气大振,得了“秦妇吟秀才”的雅称,王建得成都独霸两川后,韦庄亦被礼聘为掌书记,地位等同于当年在宣武镇的敬翔,就王建称帝一事,都是韦庄建议的。

可惜韦庄太老了,身体也不太行,王建虽然仍对他器重尊敬,却也难免开始培养其他宰相,此次出征岐国就没听韦庄的劝告,而今想来,还不知韦庄得知了这些消息后会如何作想。

“就如此吧。”王建板着脸道:“朕即刻传诏成都,让宰相以晋晖为将,领兵接应王宗侃。”

庾传素点了点头,而周庠思忖了下,又道:“左仆射方才所言,确有道理,梁朝有什么企图,要看那位宋王萧砚到底有什么想法,而岐国不定,此人也大概率不会来汉中。不过依照臣想,万事亦不可不防。”

周庠道:“臣之前收集信息,观萧砚用兵,向来擅长以快打快,用一战之利定鼎局势,朱温去位是如此,这次杨师厚被迅速讨灭,只怕亦是如此。这人胆魄之大,说敢以蚍蜉撼树也不为过,当年他八百骑便敢领命去讨伐刘仁恭父子,当下拥兵十数万,焉能以常人视之此人以权臣之身掌握梁朝,值此时机,当不会只勒兵数万走一趟凤翔这么简单,臣恐其会图谋大功。”

王建正在思索,庾传素已问道:“依中书之见,此番我国当怎样应对才稳妥”

周庠道:“向青泥岭和几道增兵,必不会错,秦岭诸险在手,则形势尽可从容应对。然傥骆一道,只一座华阳关抵御,而以往虽有洋州屯兵驻守,此番却已抽兵去北,洋州、城固皆已空虚,若有敌军出傥骆道,则其兵马至南郑,可谓一路坦途,臣以为,不可不备……或说,皇上当该早日回驾成都。”

庾传素皱眉沉思,而王建亦也沉吟半晌,片刻后,后者才笑道:“博雅(周庠字),傥骆道三十年未曾用兵,驿路早就被毁,群山峻岭何其之险梁军纵敢偷渡,依照其道艰险,也只能小队行军,一座华阳关便能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